您现在的位置: 酒瓶兰 > 酒瓶兰修剪 > 正文 > 正文

尚雅兰亭诗社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3 11:54:27

尚雅兰亭--微刊--(第五十八期)

弘扬国粹以诗会友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本期作者

赵士红计德辉郭玉璞王庆学胡春宵尹志杰牛伯忱刘永乐崔智奎苏丙凡常玉山胡乐夫梅俊臣杨君圣王质华扈秀英杨晓君姜晓峰高凤棉高立昊殷广兴高常贵李士侠

摄影:赵士红

题图(新韵)

赵士红

一树金蝶迎向风,高低漫舞诉离情。

相机着意留颜色,可叹未留秋落声。

水面落叶(新韵)

赵士红

翻转风前不肯休,飞来一片荡孤舟。

自怜身老心难老,乐共清波东向流。

菊(新韵)

赵士红

沉寂篱边泛冷香,一从陶令赞声长。

非是斗霜争勇武,只缘心底爱秋光。

秋登金山岭长城(新韵)

赵士红

逶迤紫塞宛如龙,极目金山气势雄。

飞入九天云海里,回环古道朔风中。

谁敲战鼓声犹壮,枫举旌旗血未凝。

独立楼台时侧耳,松涛阵阵吊杰英。

过秦皇求仙入海处(新韵)

赵士红

不重苍生重死生,几番驻跸探蓬瀛?

惊涛怒向千帆卷,民怨哀随万里腾。

一统江山真铁腕,独尊两世便销声。

海风欲诉兴亡事,浪打潮回仔细听。

己亥春过元大都遗址(新韵)

赵士红

春风拂柳柳拂眉,满目红鲜绿草肥。

歌舞依稀何处是,光阴流转不堪催。

听环城水喧千载,看大元朝土一堆。

往日辉煌烟散尽,年年唯有雁飞回。

雁(新韵)

赵士红

辞别塞外又南翔,大写青天字一行。

冬去春回越千岭,平生不愿对炎凉。

秋诗(十首)

计德辉

秋叶

春风已过朔风驰,此一时呢彼一时。

沦落红尘方醒悟,原来上位靠颜值。

秋雨

霜降初来秋雨携,飘零乱舞若蜂蝶。

一番吟咏不合律,枯叶杂诗题满街。

秋菊

墙边篱畔自陶然,不叹秋声不叹蝉。

毁誉得失身外事,清心寡欲傲霜寒。

秋霜

秋暮寒天布冷霜,雀收羽翼蕊收香。

别枝落叶随风舞,似懂诗心和远方。

秋梦

短巷石墙门对山,小园叠翠和炊烟。

陈年往事多难忆,梦里乡愁却保鲜。

秋心

草木经霜翠已微,夕阳山顶释余辉。

总因忙碌心神累,羡慕飘零四处飞。

秋情

一山消瘦一山空,万壑霜寒万壑松。

浅绿深黄风作酒,云陪去雁两三盅。

秋果

陌野浮生意未休,霜侵露扰亦无忧。

韶华虽被风摘去,不改初衷共老秋。

秋晨

谁道秋光尽,篱边菊正芳。

寒天如淡看,不过是风霜。

秋山

谁执妙笔画秋山,尽染层峦颜色鲜。

榛莽凌霜极目看,如霞如火又如丹。

雁南飞

计德辉

岁过中秋凉尚微,草刚失色叶初飞。

长空人字征鸿去,云莫相拦风莫催。

戏题红叶

计德辉

丛丛簇簇秀娇容,道道樱唇道道红。

无奈西风偏好色,令她越冷越煽情。

萝卜

计德辉

提拔便忘那层泥,自诩丹参枉自欺。

虽怕他人揭老底,依然表里不如一。

无题

计德辉

莫笑秋深黄叶枯,谁能年老尚如初。

开天辟地缺先例,古往今来无特殊。

岁月千金何处买,青春万贯恐难租。

人生若是真读懂,就像薄薄一本书。

摄影:郭玉璞

登武当山

郭玉璞

问道玄门抱素心,拾阶金顶步青云。

焚香一柱添新客,叩等仙翁点化人。

同天不同候

郭玉璞

才发感慨探秋深,未料隔空又见春。

纵比横推出一理,多情必是不安心。

观空军航展感赋

郭玉璞

一跃冲天耳欲聋,歼族亮翅起罡风。

强军不是私家事,没有长城怎太平。

过荆州

郭玉璞

荆州尚在莫说丢,历史云烟确已休。

败走无干滋养地,人皆谤汉寿亭侯。

绘画:张君慧

为著名书画家张君慧先生画作题诗

王庆学

乐观向上

热带雨林久有名,半阴环境度平生。

年年旺运花如火,岁岁燃情鹤顶红。

紫花地丁

既苦虽辛药用多,解毒去火细斟酌。

名家笔下回春手,画入神方斩病魔。

粉扑

粉面含情自带香,人前吐蕊放丝光。

临行美女回身照,晓镜堂前再补妆。

迎春花

饮雪吞霜壮骨筋,一年更比一年新。

园中唯我先行早,奋力前迎占好春。

绘画:张君慧

步步高

淡沫浓妆不艳妖,天生丽质赛阿娇。

家家日子皆红火,岁岁年年步步高。

栀子

枝繁叶茂势喷张,素面洁心吐雅芳。

有主名花惊贵客,出宣入户万家香。

夹竹桃

属性含桃不是桃,花容月貌自妖娆。

只因靓丽生来美,才让名家纸上描。

竹影桃容笑意亲,出园入室总随心。

芳姿秀美人前站,倾倒名门座上宾。

绘画:张君慧

晨曲

花香扰梦入轩窗,小调悠扬绕耳旁。

一屡晨风天籁曲,与君共度好时光。

仙客来

款款身姿站首排,犹如天女下瑶台。

皆因貌美出佳境,自有仙风引客来。

郁金香

根植沃土美名扬,典雅高洁自吐芳,

紫禁城中关不住,流光溢彩郁金香。

塞外山花

塞外深山独自开,能扛寂寞为英才。

有情何必求名份,守住芳心等你来。

丁香

紫气香风入眼新,勾魂摄魄靓拔群。

铭心刻骨情缘笔,画就园中虞美人。

绘画:张君慧

温馨香万点

次第满山开,情抒大野怀。

温馨香万点,好运自然来。

刺桐

珊瑚海岸美芙蓉,灿烂年华火样红。

岁月枝头花似锦,青春不老总燃情。

芭蕉

绿叶花香巧上妆,悠悠岁月寄情长。

时来运转能消暑,玉扇轻摇自觉凉。

石竹花

南北皆栽进万家,石竹也叫洛阳花。

群芳谱里名声赫,五彩缤纷就数她。

摄影:王庆学

鹧鸪天?闲侃美人蕉

王庆学

斗艳争芳本领高,花容月貌弄风骚。

商潮宦海风流事,职场情缘韵味娇。

谋富贾,傍官高,红旗不倒彩旗飘。

有朝一日秋霜到,人老珠黄泪水抛。

承德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有寄

王庆学

露冷霜寒意未凉,文风转舵续新航。

胸怀四季情铺路,面向三农笔下乡,

野酿馨香书愿景,川倾翰墨溢芬芳。

秋光不老康庄梦,沃土花开锦绣章。

题长孙画作《花中之王》

王庆学

顶风十里亦闻香,直捣千花向洛阳。

一路争芳夺冠主,群英俯首必称王。

摄影:王庆学

鹧鸪天?兰之幽

王庆学

室雅兰香且喜栽,修身养性寄情怀。

平添翰墨男儿艺,敬笃琴书少女才。

婷婷去,款款来,时常抿嘴对妆台。

禅心是处皆清静,蕙质从来不惹埃。

近元旦有感自题

胡春宵

不计光阴愿醉眠,红日三竿仍偷闲。

过隙白驹剎那促,岁不与我碎还联。

少壮狂心渐剥去,回首不堪多有愆。

涎皮赖脸赏秋虫,灰头土脑逼人寒。

别甩大话空迁怒,更别怪愚指顾蛮。

昏昕积结顺宿命,碧液懒读宽心丸。

三寿不求得且过,齿豁头昏视茫然。

树茂花繁千重润,萍浮池水也蚁旋。

名来利往前度客,焦头烂额杞国天。

窃听余生无一诺,龙钟颟顸烟雾间。

达生妙理他人事,气如孩婴是所圆。

白叟投林没几个,短吟相笑造化关。

耘堂题句

尹志杰

雅集论道醉耘堂,贡纸熊毫翰墨香。

诗若清茗词若酒,兰亭书谱各争芳。

闻友人登武当山有寄

尹志杰

霜林乍染绕青烟,钟磬声传云雾间。

佛道在心常自得,此来只为看名山。

摄影:尹志杰

鹧鸪天?幽兰

——喜读王庆学《兰之幽》唱和一首就教。

尹志杰

曾向深山僻处寻,风姿高雅见精神。

幽香一缕清如梦,倩影轻筛月有痕。

亲翰墨,伴书魂,书斋自有爱花人。

宜将蕙质留诗笺,不负高洁一片心。

水调歌头?观王振华“诗情戏韵”奉寄

尹志杰

根在滦河畔,伸展向朝阳。迭经人世磨砺,困顿等平常。撷取风丝雨线,织入酸甜苦辣,锤炼锦华章。佳句如陈酿,缕缕散清香。胡琴响,名家唱,醉皮黄。顷刻龙吟虎啸,神采动八方。喜我燕山赤子,赞美崭新时代,词赋满庭芳。艺苑翻新页,来日正方长。

鹧鸪天?近重阳闲逛山庄有思

牛伯忱

漫赏疏林踏草荒,满园落叶近重阳。

独留丛菊团团艳,剩有秋天渐渐凉。

欢娱少,恨无常,韶华历历莫相忘。

凄凄山水含澄碧,滋味依稀透晚香。

鹧鸪天?晚秋

牛伯忱

阵阵西风阵阵凉,园林犹未卸秋妆。

高天色彩同霜白,低树容颜斗菊黄。

梳梦境,理华章,葳蕤印象总难忘。

可怜季节随时去,返影踌躇夕照光。

绘图:尹忠

悼尹忠老爷子

牛伯忱

老人驾鹤游仙去,风俗由谁可续尘。

承德轶闻详自指,热河街道数家珍。

曾经历历虽年故,叙述滔滔旧事新。

乐为山城留梦影,先生垂范是平民。

注:尹忠老人家对承德老字号、老建筑、老街道里巷、民俗风俗、轶闻掌故相当熟悉,是承德的活地图!享年93岁。

沁园春?12月16日雪,于避暑山庄,漫天皆白,

只见园中忍冬数点,素里飞丹,美哉!雅哉!

牛伯忱

素染川原,如入瑶台,树挂雾淞。对晶晶世界,疏间透白;融融万树,密里摇红。聚散多层,剥离一片,颗颗珠玑乐忍冬。园林景,自挪移大地,远近朦胧。幽幽静静离宫,雪洒洒飘飘舞碧空。那金山隐秀,催寒御气;银湖嵌玉,驾冷冯风。重璧垂横,橫斜连璐,广角纵深在眼中。徘徊梦,是仍然沉睡,已至深冬。

赞荷花(新韵)

刘永乐

鲜荷朵朵应时开,恰似清纯少女腮。

酷暑高温花更艳,只因仙子水中来。

芙蓉出水映斜阳,碧叶红莲送暗香。

要数繁花谁最美,青荷定是状元郎。

人类首次发现黑洞有感

刘永乐

爱因斯坦最神明,两论学说举世惊。

明暗难分皆物质,时空缠绕胜雌雄。

前瞻宇宙开天史,后启苍穹探索风。

黑洞真容终得见,银河浩渺趣无穷。

陕州地坑院

刘永乐

黄帝轩辕首建成,村庄落在地坑中。

夏天不怕滂沱雨,冬季能敌凛冽风。

吃住娱排千户有,夏凉冬暖万家通。

神州始祖多奇智,上古先民创意丰。

浪淘沙?壶口瀑布

刘永乐

壶口有奇观,瀑布狂澜。黄河怒泻起白烟,呼啸奔腾飞壑涧。巨浪滔天。

此景数千年,多变人寰。帝王将相意凭栏,壮志豪情谁又见。无限江山。

扬州慢?近天命之年感怀

崔智奎

沉醉春韶,寄怀秋水,时常忘记年龄。酌词章冶性,濡翰墨陶情。好风日、流觞沽酒,雅言丝竹,快意人生。不知间、光阴偷过,功绩无凭。年将半百,亦犹如、节序秋庚。正五色芬香,天高云淡,旷廓澄明。锦岁岂能虚度,从头越、再启征程。秉初心追梦,乘风御马前行。

己亥霜降

崔智奎

冷雨穿枝万木寒,叶零霜降意难欢。

始闻岭上丹枫艳,却道篱边野菊残。

一盏清茶消寂寞,三杯淡酒慰心安。

暂凭纸笔镌秋色,留作闲时细细观。

深秋痴语

崔智奎

烂漫春花艳且娇,经霜秋叶更堪描。

春光秋色皆如画,莫向离人说寂寥。

霜降

苏丙凡

昨日金风尚婉柔,花犹艳丽草犹稠。

倏然感悟寒霜至,一夜之间白了头。

点绛唇?初冬感怀

苏丙凡

一夜寒潮,雪飘满目秋情老。凭栏远眺,几许牵丝绕。读尽疏萧,且等梅枝俏。休说道,来年春早,依旧风光好。

登雷峰塔

常玉山

湖光塔影雁飞飞,此际登临秋意微。

人病才知心落寞,楼高遂令眼生辉。

浓描淡写开图画,诸旅谁堪对酒杯。

何必凭栏悲落日,私怀不碍晚霞绯。

和苏丙凡《霜降》

常玉山

金风瑟瑟到深秋,似火枫林烧眼眸。

应是兰心心地软,便将萧索写温柔。

霜降

胡乐夫

风雨翻旗叶蝶无,草横阻径路人孤。

昨晨还戏秋波醉,今夜寒来抱酒壶。

霜降老荷摇瘦影,一池秋韵画亭廊。

帝王将相如还在,也是青衣暗自伤。

菊花

胡乐夫

簪鬟淡卷舞翩翩,沐浴晨辉意化禅。

撷瓣东篱醅绿酒,秋风暗送入华笺。

美人蕉

梅俊臣

下凡仙女美人蕉,四溢芬芳粉润娇。

香气乾坤流日月,换来尘世艳妖娆。

读玉璞弟《登武当山》

梅俊臣

环境宜然来叩门,合什默念吐香云。

学舌鹦鹉传声筒,何必执着全当真。

深秋偶见连翘开花

杨君圣

落叶飘摇枯白草,摧红陨翠冷侵窗。

西风乍起寒塘老,夜雨忽来酒盏凉。

犹忆春林鸣杜宇,偶拾连翘绽新黄。

人间奇事休乱解,辗转难眠费我肠。

一剪梅?最美芦花漫天飞

杨君圣

最美芦花漫天飞。似雪飘飘,何处为归?一杯清酒醉徘徊,尽乐尊前,莫要相催。人生几何几乐悲?去去来来,大笑一回。休说苦短过一生,我有诗词,我有斜晖。

读玉璞弟《登武当山》

王质华

问道何需叩寺门,人心向背即佛云。

捻香难释红尘苦,不若三餐守本真。

读玉璞弟《登武当山》

扈秀英

求佛问偈拜山门,法界朦胧隔片云。

万象庞杂心不转,何须抱帚扫浮尘。

配图:杨晓君

浪淘沙?枫红

杨晓君

秋色半山高,浪卷红涛。丹霞漫漫敬相邀。许下长情情未老,带到枝梢。风韵胜春潮。巨笔难描。寒霜一夜更娇娆。谁把秋思皆写尽,直抹云霄。

配图:杨晓君

咏梅

杨晓君

凌寒岭上开,深谷暗香来。

一夜初冬雪,悠然入梦怀。

丁酉一甲子有作

姜晓峰

石桌公社是乡衙,营子西头有我家。

春里东梁掏喜鹊,夏天河套网鱼虾。

思乡多在风初起,梦醒何妨月欲斜。

碌碌人生丁点事,也无荆棘也无花。

注:落叶归根。人越老越是怀念家乡,所谓家乡就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石桌子公社这个行政名称很有分量,有挥之不去的时代特征。我老家把村、庄叫营子,把山、岭叫梁,将河叫河套,所以在这首诗里我都是土话入诗以求亲切。

赞野鹤老师《鹧鸪天?初冬夜雨》(新韵)

高凤棉

初冬夜雨打窗棂,虽是悄悄也有声。

竟惹诗人难入睡,好词好句又生成。

摄影:王美田

赞围场五道沟风景区(古风)

高立昊

山峦叠翠爽朗天,林海涛涛空气鲜。

溪水潺潺闪玉珠,飞瀑湍湍入龙潭。

松榆枫桦满眼茂,獐狍鹿兔偶然观。

昔日清皇秋狝地,今朝百姓游乐欢。

赞围场湖清路景区(古风)

高立昊

长蛇蜿蜒绕翠川,泗水涓流入逊湾。

苍松绿植披锦绣,白云薄雾衬蓝天。

身入幽境心旷怡,未经修炼已成仙。

鼋神招手迎客至,金蟾微笑保民安。

赞御道口风景区(古风)

高立昊

茫茫草原百花香,湖水涟漪闪波光。

远眺风塔迎风摆,近看滦水细流淌。

滑沙漂流老少乐,骑马射箭赛身强。

风景大道变通途,游客熙攘来八方。

和赵士红《王昭君》

殷广兴

怀抱琵琶辞圣恩,草原风雨寄丹心。

昭君魂墓连南北,蒙汉融合别样亲。

赵士红原玉《王昭君》

赵士红

一曲琵琶哀怨深,黄沙漫漫走红尘。

大青山下留青冢,指点千秋说汉恩。

绘画:王英华

题同事王英华山水画(新韵)

高常贵

松生崖壁似龙蟠,素练飘飞一瀑悬。

拄杖山林心底阔,不思岁月是何年!

绘画:王英华

题同事王英华山水画(新韵)

高常贵

松挺苍岩伴野亭,青山隐隐雾蒙蒙。

长篙紧握烟波上,一叶扁舟任我撑。

小雪

李士侠

雾霭沉沉小雪临,围炉款款论诗吟。

推杯换盏平平喜,五味留香仄仄新。

立冬

李士侠

昨夜寒来未有霜,今晨树叶半枯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初冬雨

李士侠

淅淅冷雨浥冬帷,百叶随风树下堆。

一枕清梦飘然至,春泥化蕊又芳菲。

对诗应怀敬畏之心

陈思明

诗之高雅,无与伦比。《诗纬·诗含神雾》中讲:“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可见诗是表现万物之灵性的最神圣的艺术。如果把文学艺术比喻成一座宝塔,那么诗则是这座宝塔顶峰上的一颗明珠。

何为“敬”?这颗明珠高挂云空、千秋闪烁,怎么不叫人顿生敬仰之情?何为“畏”?当你要触摸这颗明珠之时,是不是有生怕损坏、玷污、亵渎之感呢?这就是我要讲的,对诗应怀敬畏之心。遍观时下,对诗不敬畏的现象颇多,这是我们应努力改变的现状。

一“七步成诗”者多

昔曹植七步成诗,成千秋佳话,古今美谈。就算这不是后人为了创作时需要添加戏剧性场面而虚构的,但我想凭曹植之才在其生死关头一吟而成也完全是可能的,但我们任何人都不会认为曹植每走七步皆能成诗吧。谢灵运曾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这位才高八斗的曹植,据记载留下来的诗也只有八十多首(当然不排除有遗失的)。后人有称曹植实际上是炼字炼句的大宗师,时有苦吟,可见曹植对诗也是很敬畏的。自古对诗心怀敬畏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让人觉得好笑的是今天“七步成诗”者比比皆是。常听说很多人学诗一两年就有诗集问世,或一天之内就可作十几首诗,或对着某一景物,就可随口而出好几首,这些人不但能写,还特别能自夸。

诗,不是看写得多不多,而是要看写得好不好。我并非说写诗的人都一定要把诗写成传世之作,都要“两句三年得”,最少你应该对诗有敬畏之心,尽你最大的努力把它写好,要有生怕写不好的忧虑。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说:“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看看宋代诗人潘大临,好友索诗,夜间偶得佳句“满城风雨近重阳”,急忙起床写在墙壁上,不料却被突然而至的催债人败了诗兴,写不下去了,却只把这一句寄给好友。以潘大临之才,别说再续三句,就是再续上三十句也并非难事。但今人为他的一句诗续成了好几万首,潘大临如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借用孟子的一句话“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我们写诗的人如对诗无敬畏之心,就是写了再多的诗,再能“出口成章”,或通过吹嘘,把自己打造成了“诗人”,这也只能换取别人对诗的不尊重,对诗人的不尊重。写的诗有量无质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又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算没浪费别人的时间但你也浪费了纸张,就算是没浪费纸张,你也浪费了别人的手机流量……

二、以“平仄”论诗者多

艾青说:“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的都不是诗"。如今把“平仄”当诗的人众多,认为自己对诗词格律很熟练,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诗人了,殊不知你只是偶然在诗词殿堂的外围墙上敲了几下,听到了几声高低不平的声响,找到了一点“平平仄”的感觉。

诗词格律本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事,就像是上班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的规定,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掌握的事,不需要什么能力和水平。真正体现能力和水平的是你在工作之时间内做了哪些事,特别是能不能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现在我们在网上诗词交流群中看到的多是一些对诗词格律的讨论,以格律是否严谨来衡量诗的好坏,把“平仄”当成天大的事,这实际上是把诗的艺术性转化到技术性的层面上来了,而使得一些符合平仄的老干体、顺口溜到处横冲直撞。这一部分以“平仄”论诗的人还往往会夸大其词,把平仄、押韵、入声字等说得难乎其难,让一些本能够写诗的人望而却步,同时又让许多人把“诗”和“诗人”都看扁了。因为你的“诗”只符合平仄,没有诗味,没有意境,到不了别人的心里去。而平仄之类的恰是一般读者最不关心的东西,人们想看的是诗的内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言志,写诗的人应把诗写到与读者共鸣,要从你的心里出,到别人的心里去,激发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智慧,要让更多不写诗的人也喜欢读你的诗。而当下许多人不是写老干体就是写顺口溜,或是通过一些工具书把常用字调换成生僻字再硬插几个典故进去,本是空洞无物却故作高深,成心不让人看。这些诗只能让人眼不见为净了。

三、老来玩诗者多

曾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等我退休了,没事了也来写诗”,我听后唯有苦笑。诗,什么时候成了无事找事的“事”了?这就是我们当代诗坛的一大现象。现在写诗的人数已创历史之最,但六十岁之上的占了90%之上,有人称之为"八七六五部队",而读诗的人还没有写诗的人多。

我并非反对老来写诗,也并不认为老来写诗就写不好诗,更不认为诗的质量高低与你从事写诗的时间长短成正比。确实有一些退休后才写诗的人,写出了绝妙之作,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历,积累了许多对人生的感悟,他的情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喷发,闪出了艺术的火花。但是你不可把诗当作可以消磨时间的玩物。退一步讲,为老有所乐、为身心健康玩玩“诗”也行,只是不要高高的站在诗的殿堂之上,挡住一些本有资格进来的年轻人。毕竟年轻人更有活力、更有激情、更有生命力。

四、歪门邪道者多

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一个真正的诗人不但应有超凡的文学素质,还应有高尚的品质。诗的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本是最与金钱无缘的。书法、绘画、音乐、演艺等,都可能让你成为巨富,唯诗只能以陶冶情操、摇荡性情为主要目的。但是当下确实出现了一些歪门邪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一些山寨协会组织利用部分人求名的心理,让你出钱买他的“荣誉”。一顶“高帽子”制作时不需要什么成本但获利却很大,这就使得许多对诗根本一窍不通的人,在一夜之间戴着诗的“最高桂冠"到处招摇。另一方面是当今一些不同层面的、不同级别的,正规的、非正规的诗词大赛铺天盖地而来,由于名利的驱使,许多写诗的人为了获取奖金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真是不择手段。对此我认为这比一般的贪污受贿、偷盗、诈骗更加令人发指。正如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讲:“由文艺产生的罪过比别的罪过还要坏得多,任何伟大的艺术都不会从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生产出来”。诗坛上还存在许多从官场、商场带来的歪风邪气,这些皆与诗人的品行是格格不入的,并严重损害了“诗”在人们心目中的那种高雅和神奇魅力。

五、沽名钓誉者多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钓利之君,无王主焉。贤人之行其身也,忘有其名也。王主之行其道也,忘其成功也。”当今在诗界就大有沽诗名、钓诗誉的人。这些人一亮出他的招牌,肯定是大师级的,最少也是专家级的,如某某大学文学院教授或博士生导师等等,看看这些人如不是专家谁是专家?这些人如不是大诗人谁是大诗人?所以他最有资格到处摇唇鼓舌,以获取高额演讲费。可谁能相信这些有大名声的人却根本不会写诗,甚至不会欣赏诗。那么他到处演讲什么呢?又何以高立这诗的殿堂之上呢?原来他只是事先去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了解一些诗人的“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家中可有妻儿”等之类的情况,然后去夸夸其谈展现他的"博学"。就好比一个人昨夜偷偷到别人家里去查看一番,用最短的时间记着屋里的状况,第二天他就会去宣布这个屋子是他的,因为他知道屋里有几只鸡、几只鸭,锄头、犁耙分别放在什么地方。这些人越是有话语权,他对诗的危害就越大。当然还有不少自封"齐天大圣"的人,把许多"家"字都冠其名后。古人言:“有名而无实,天下之大患”,正是此理。

要让“诗"回到全社会普遍人的心中来,就应该扫除上述诸多当今诗界出现的不正常现象。让一些诗词组织真正能起到诗教作用;让一些真正有才学的人为诗教奉献;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诗词创作中来;让全社会读诗的人远比写诗的人多。“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教”能起“正风俗”的作用,能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中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温柔敦厚《诗》教也”,“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可见诗教的作用是何其的巨大。

写诗的人应从“敬畏”二字做起,应持家国情怀,写出真善美。诗人不但应有精湛的诗艺,还应有高尚的心灵,应把精湛的诗艺和高尚的心灵进行完美的契合。只有诗人对诗有敬畏之心,才能赢得社会对诗人的崇敬之情。古人言:“苟有其实,名必随之,安可逃哉"。

文章选自:九江作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pinglana.com/jplxj/8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酒瓶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