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酒瓶兰 > 酒瓶兰栽培 > 正文 > 正文

在一株多肉里寻到自然的气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3 18:25:04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handan.house.qq.com/a/20160726/025122.htm

身边地理

宝安初中地理教研

第十七期

在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很多人喜欢用养花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在众多的花卉品种中,造型可爱、价格亲民的多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精致小花园

养多肉这么长时间,你真的了解多肉植物的原产地吗?你知道多肉植物喜欢什么样的气候环境吗?认识可爱多肉背后的地理知识,对多肉植物的种植有一定指导意义哦!下面,就让我们寻根问祖,探寻多肉的小秘密。

什么是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succulentplant)又被称之为“肉质植物”、“多浆植物”以及“肉肉”,是一种根、茎、叶等植物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部分具有储藏大量水分功能、肥厚多汁的植物。多肉植物由于能够存储大量水分,故可在水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生长。

多肉植物的分布

很多人印象里会觉得多肉植物是热带植物,不怕热,是否都来自非洲呢?但为什么多肉植物在有些地方度夏那么难,有些地方度夏又很容易。

事实上,多肉植物的原产地并不像仙人掌类,只局限于南北美洲或非洲,而是遍布除南极大陆以外的世界各地,只是以非洲和美洲较多。

1非洲地区的分布

非洲是全球最炎热的大陆,但是我们不要据此认为多肉植物都是喜欢炎热的。事实上在非洲只有几个不大的地区具有较多的多肉植物种类,它们是南非和纳米比亚、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以及马达加斯加岛及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1)南非和纳米比亚:这是气候相对冷凉的地区,每年有一个明显而较长的旱季,因而成为世界上多肉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番杏科和百合科的大部分种类都分布在这里,景天科、萝蘑科和大朝科的种类也相当多。南非又是地形和小气候十分多样的地区,东部年雨量超过毫米,旱季在冬天;西部年雨量少于毫米,越向西越干旱,旱季在夏天,但南部沿海一带则较湿润。因而原产南非的多肉植物在习性上很不一样,栽培上简称为“夏型”种(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和“冬型”种(冬季生长,夏季休眠)。如景天科的青锁龙属、马齿苋科的回欢草属就可严格地分为两种类型,回欢草属的种类甚至在外形上“冬型”种和“夏型”种也有明显的区别。

△非洲原产地的番杏科多肉植物

(2)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原由火山构成,土质肥沃。但由于附近有加那利寒流的影响,雨水不多。岛上的多肉植物主要是景天科的莲花掌属、魔南景天属、世之露属。这三个属共约种植物在其他地区没有分布,属于这两群岛的特有种。此外,萝蘑科的吊灯花属有部分种类分布在这儿。大戟科的墨麒麟龙舌兰科的龙血树也是这里的特产,株形高大,往往—株就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

(3)马达加斯加岛及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岛虽然离非洲大陆仅千米,但岛上的动植物构成了独特的体系。该岛的气候东北部和西南部截然不同。多肉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在植物分类上和仙人掌科有亲缘关系的龙树科植物是该岛特产。

隔海相望的东非各国,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有百合科的苍角殿,葫芦科的睡布袋以及大戟科翡翠柱属种类等,都是很奇特的种类。索马里全境是比较平坦的低高原,年降水量—毫米。多肉植物有芦荟属、沙漠玫瑰属、鸭跖草科的银毛冠属、萝蘑科的苦瓜掌属等。埃塞俄比亚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冷凉,其特产的多肉植物一一大戟科的峦岳等非常高大,目前很稀有。

△非洲原生态下的Boophonedisticha刺眼花

2美洲地区的分布

美洲大陆不仅是仙人掌类的故乡,也是许多重要的多肉植物的原产地。龙舌兰科的龙舌兰属、酒瓶兰属、丝兰属、万年兰属分布在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它们往往和仙人掌类混生,成为北美荒漠植被特有的景观。在墨西哥西部和加利福尼亚半岛分布着一个人们不太熟悉的科—福桂花科,种类虽然不多,但有些种的外形奇特,观赏性强,是最珍奇的多肉种类之一。

景天科是多肉植物中种类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科,非洲、美洲、欧洲和亚洲都有不少特有的种类分布。在美洲主要是仙女杯属、石莲花属、厚叶草属和风车草属。它们都分布在墨西哥,仅石莲花属就有种,是非常适合家庭栽培的种类。

△美洲原生状态下的景天科多肉植物

另外,仙人掌类在美洲大陆的分布地域非常广大,从57°N~49°S均有仙人掌类植物的生长。但是这样广大的地区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是种类繁多,相反的是很多种类的分布区十分局限。也就是说它们要求特殊的生态环境。

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乡,在仙人掌的0多个品种中,墨西哥有一半以上,因此享有"仙人掌王国"的美誉。

3在其他大洲的分布

其他各大洲虽然也都有多肉植物分布,但在栽培上比较受重视的是原产欧洲的长生草属种类,为景天科植物,目前除自然种外,杂交种也很流行。其他多肉植物有的虽分布广泛,但很少栽培,如景天科景天属的种类,在我国西藏和朝鲜、日本均有广泛分布,但很少栽培。

适合多肉生长的自然环境

至今已发现并记载的多肉种类有1万多种。通过对整体数据的分析,可以大致把多肉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分为以下5类:

第一类地区: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这类地区主要位于美国和墨西哥的沙漠地带,十分适宜多肉植物的生长。

第二类地区:高海拔地区,气候终年较温和,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年降水量适中,但土壤中无法保持水分,这类地区主要生长着仙人掌科多肉植物。

第三类地区:沿海沙漠。这类地区虽然降水量稀少,但由于濒临海洋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气候较为寒冷,典型的多肉植物代表为百岁兰。

第四类地区:高海拔且高纬度地区,主要是欧洲及南美洲的一些高原地区,降水量稀少且气候寒冷。

第五类地区:热带及亚热带草原区,例如,南非等地,降水稀少、气候炎热。

影响多肉生长的自然因素

经实践研究中发现,光照、温度与水分是影响多肉植物生长、颜色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1光照

阳光是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能量源泉,不同强度、时长的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大部分多肉植物都产于南非、墨西哥等光照良好的地区,因而养成了多肉植物喜欢光照的特点。但由于多肉植物的种类繁多,对于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生,促进花青素的产生,丰富多肉植物色彩。我国在引进多肉植物栽培的初期,植物对环境处于适应阶段,此时需要较为柔和的光照,进入夏季休眠期应避免长时间光照,相反在植物进入冬季休眠期时应增加光照。

2温度

温度对植物生长与发育存在重要影响。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室栽培的多肉植物,由于温度随季节变化不大,温度较为均衡,因此其颜色变化不断,以绿色为主。相对而言,在四季分明的室外环境下栽培的多肉植物,其颜色变化较为明显。

3水分

由于多肉植物是一种十分耐旱的植物,人们极易走入“多肉植物不需要浇水”的误区,认为在多肉植物的栽培过程中,必须保持干燥的环境。在这样的误区中,导致多肉植物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多肉植物干枯及死亡。因此,对于多肉植物栽培过程中的水分控制应保持在一个科学的范围内,过多地补充水也会导致多肉植物腐烂和死亡。

以上信息对你有没有帮助呢

高颜值

这么美,也不娇气

快把我带回家吧

END

参考文献

文字来源:

王楚.影响多肉植物生长着色环境因素分析[J].农家参谋,,(01),97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pinglana.com/jplzp/4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酒瓶兰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