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本故事的主人翁刘长生先生在黄庭坚纪念馆
本故事由主人翁刘长生先生(长沙资深兰家,长沙市兰协常务理事)口述,由杨道武和东方欲晓笔录
眼前这盆花,在一般养兰人眼中,只是普通四季兰素心,其价值远比不上我的其它兰花精品、名品,但她在我眼中,却是最美的兰花。不仅因为她有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的花朵、纯正幽远的清香,还因为她有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及用她泡制的美酒。
图2这盆花有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年秋的一天,我到长寿县连云山搞外调。连云山,又名纯山,海拔.3米,其山脉出于湘赣边界之罗霄山、主峰在湖南平江县献冲乡。
图3如今年过七旬的我
我和同事小李开的是一辆老北京,车到县城时已到中午时分,我们就随便找了家饭店吃饭,并打听要去的地方。老板指着远处的山说,那里路远人稀,外地人不识路,最好明儿再上山。我俩想起任务紧,没有听他的话进山了。刚开始还顺利,进山就有点后悔了:那里全是难行的沙石路,岔路又多,没有路标,问路又极不方便,因为一户户人家住得相隔七八上十里。当时天还有微光,凭借胆子大,继续往山里开。
到了晚上八、九点,山雾腾起,路也看不清,打开远光灯也照不多远。再想返回县城是不可能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里开。在一个三岔路口车停下来,我们拿出随车带来的三节手电筒下车照路,在小山坡上点了根烟,伸了几个懒腰后坐了下来。当时风很大,只听见林间猫头鹰的叫声,我们感到越来越紧张,头皮有一阵麻麻的感觉,心想,如果再没有人来,我们就得在这荒山野岭露宿了。
图4长寿县连云山
一小时过去了,就在我们准备回车休息时,不远处传来沙沙的脚步声。我忙朝地面晃动手中电筒,听见咳嗽声越来越近。不一会儿,在灯光引领下,一位中年村姑和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走了过来。等她们走近,我赶忙把证件递了过去并问路。村姑将证件递给少女看,少女用家乡话说了一句后,她就笑着对我们说,原来是公家人,你们从右边再走二十几里路,就到一个村庄了,不过途中还有不少岔路,你们会迷路的。她把少女拉到旁边说着什么,少女马上提出异议。从少女表情和声音,我猜到村姑想帮我们的忙,带我们同行。少女考虑绕路太远不太愿意,我忙走上去说,我们慢慢找过去。村姑说岔路不少,旁边又没有人引路,你们是公家人,辛苦为老百姓办事,我们引路是应该的。少女见村姑坚持,便低下声音嘀咕,说回村要多绕三十里山路,天亮也到不了家。村姑只轻轻说了一句:他们千里办事,我们绕道二三十里带路是应该的。
图5一座青石桥隐隐约约横跨在小溪上
我们上了车,在村姑的指引下继续行路。大约一个半小时后,远处传来微弱的灯光和狗叫声。一座青石桥隐隐约约横跨在小溪上,村姑告诉我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车开到青石桥前停下,我停下车向她们表示感谢,村姑一边说不用客气,一边拉着少女推门下了车。可没走几步路,大姐突然失声痛哭起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忙下车跑了过去,只见她流着泪。我们忙问少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少女悄悄说,医院过世,她们是忙着回村通知家人的。
我被村姑的行动感动了,忙问她们的寨子在哪,她们详细告诉了寨名。我就把手中电筒递了过去,村姑摆手说不用,我说已经抵达目的地,手电筒不需要了。她们想了想就接受了,转身向山上走去,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图6兰画
我们过了石桥进了村庄,找到早已熟睡的村长,敲开门说明来意。村长热情地升火做饭,安排了住宿。山里的夜晚格外宁静,风吹过,密林沙沙作响,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躺在棕棚床上,我想起刚才那一幕,心里暗暗作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我们找到村委会,拿了资料后便告辞上路。上车时,我跟小李说,想到大姐所住的寨子拜访,他连声答应。我们在小杂货店买了些点心,让店主找了一根旧鞋带捆牢试着提了一下,才放心寻路上山。
上山的路比昨天所走的路更烂、更陡,小李一路上谨慎开车,眼瞪着盘山而上的石子路,生怕一不小心就滚落山下。直到下午两点,我们好不容易才在一个山凹里,找到了大姐所住的山寨。山寨里的大部分房屋伴着溪边,苍松翠竹环绕,显得很别致。有几幢农舍散落山坡,我们要找的村姑家就在在山凹尽头。
这是一栋茅草土屋,用石头圈了一块不大的晒谷土坪。石墙除了正门完好外,其他各处都好像要倒塌一样。我喊了声大姐,门应声而开。正在院内翻晒女儿遗物的大姐见我们到来,非常吃惊,忙问我们怎么来了,我说事办完了,想过来看看。她听完连忙领我们进屋。见我提了纸包进来,她连说不要。我说提来了,就得收下。见此,大姐只好收下礼物,并执意留我们吃饭。
图年后故地重游
我们正观看着高山云雾,忽然听到院子传来鸡乱窜的声音。连忙跑了出去,只见一直大母鸡已经倒在地上,水也烧开了。我对大姐表示谢意,然后围着院墙四处走走,看到几盆兰草用旧土陶盆栽种在院墙上。我走近细看,发现其中一盆兰草独特,芽苗微卷不寻常。我端起兰花欣赏起来,因为花期已过,只留下黄枝。大姐忙完手中活走了过来,说山上到处都是各式兰草,平时上山时总是寻点来种下,让家里增添点色彩。这花比较难找,因其香气纯正、花型也奇特,所以找了些回来。我一听,忙问大姐能否将这盆花送我,她说山上到处都有,您喜欢,就拿去吧!干脆,豪爽!我连说谢谢,用随身带来的报纸包好放进车里。
没想到,这株兰陪伴我几十年!并且我35年后又去了大姐所住的山寨故地重游。
三十多年来,在我精心照料下,她年年发苗快,四季吐芬芳。我兰园里培育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兰,兰友们赞扬得最多的也是这种兰、作为礼品送人的也是这种兰。
图8我兰园里培育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兰
我四处寻找做兰花酒的名家,拜师学艺,用她的花酿成酒,取名“长生兰花酒”,很受兰友和市民欢迎。
年3月,长沙迎国展兰花博览会晚宴上,我们用长生兰花酒款待全国兰友,获得一片赞扬声!
图7我们用这种长生兰花酒款待全国兰友,获得一片赞扬声1
我的兰园远离城市,环境优美。如今,我种了上千盆素心四季兰,除了这个品种,还有浏阳素,我喜欢种大盆兰,开花又多,终年不打药,专门用来泡酒.今年,我还到井德镇订制了一批专用酒瓶,又专门预定了专用精酿高粱用来制兰在酒。
图8我用她的花酿成酒,取名“长生兰花酒”
有诗赞曰:
路途遇真情,兰花传温馨;
酒醇催人醉,梦中遇秋翁。
注:秋翁,据说是古代花痴。因感动神仙,有秋翁遇仙一说。
图9我兰园远离城市,环境优美,如今,我种了上千盆素心四季兰
图10我喜欢种大盆兰,开花又多,终年不打药,专门用来泡酒
图11故事的主人刘长生先生(右)和作者之一在欣赏兰花
杨道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pinglana.com/jplhy/4671.html